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就业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或博主等为代表的职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已高达8400万人,成为劳动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广泛分布于各个城市及部分乡镇农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稳定就业、促进消费、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一群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劳动强度与收入稳定性、社会保障缺失、劳动权益保障困难、职业发展受限以及社会认同感较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与职业归属感,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因此,本次实践调查通过设计问卷,结合文献研究,针对新就业形态群体的职业类型、工作地区、工作时长、收入来源、压力来源、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社会保障享有状况、劳动纠纷解决途径、工作满意度以及建议诉求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调研,旨在客观地呈现新就业形态群体的真实现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继续阅读“新就业形态群体的现状调查报告”换微动就是静音鼠标的终极解决方案
静音鼠标的用户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虽然笔者就是其中之一,但这也足以让那些鼠标大厂不去做静音的产线(或者价格居高不下)以及一些廉价的产品使用锅仔片按键代替微动。(其寿命往往比微动低至少一个数量级)
而市售的静音微动到手价则会小于3元/支。尽管利润已十分夸张(尤其与键盘的轴体相比。当然出货量也不能比),但还是比大几百的鼠标来的便宜的多。而一套入门级的K咀(刀头)烙铁或者风枪就足够换件了。(买得起微动热插拔的富哥大概也不会在意这几个破钱吧)
所以如果你正愁没有一个趁手的静音鼠标,又恰好会一点点焊接,快去买一对儿试试吧。

【蓝弟弟的软件推荐】qBittorrent Enhanced Edition | 去你大爷的迅雷
引子
作为一个中国大陆的网民,想必迅雷是你一定听说过的名字,08 年前后正是迅雷如日中天之时,其用户量数以亿计。但是,时过境迁,如今的迅雷相比于 IDM 等专业下载器,乃至相比于以前的自己,都显得过于臃肿了。从内置浏览器到提醒你充钱的弹窗广告,从没啥用的会员到下载速度优势的褪去,再加上迅雷在 BT 下载领域内广为人知的 “吸血雷” 绰号,在今天继续使用迅雷似乎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目前互联网上主流的两种下载方式是 HTTP 和 BT,大多数网站上只需要点一下就能在浏览器创建下载任务的下载方式都是 HTTP,而 .torrent 文件、magnet: 或 ed2k: 开头的链接则都是 指向了 BT 下载方式。支持前者的下载器有 IDM、NDM 等等,支持后者的主要有 Transmission、qBittorrent,还有古老的比特彗星。当然,全能选手也是有的,例如 Motrix 和前面提到的迅雷。本文要介绍的 qBittorrent Enhanced Edition,则是在 开源软件 qBittorrent 的基础上添加了专项整治中国大陆的各种 BT 下载乱象功能的一个 Fork,截至目前在 GitHub 收获了 21K+ Star。
获取与安装
这是 qBittorrent Enhanced Edition 的 GitHub 仓库:LINK
转到 Releases,标题结尾有绿色 ”Latest“ 标签的即为最新发行版,一般情况下认准最新发行版安装即可。
本文以 Windows 平台的获取与安装为例,要注意 qBittorent 从 v5.0.0 开始不再支持过于古老的 Windows 版本,原文如下:
Start from v5.0.0, qBittorrent only support Windows 10 64bit 1809+

点击 Assets 列表底部的 “Show all XX assets”,找到因为排在最后而被折叠的以名称 “x64_setup” 结尾的 exe 安装程序文件。下载后运行 exe,跟随引导安装即可,本文不再详细阐述。
初步配置
首次进入 qBittorrent Enhanced Edition(后文简称 qBittorrent)会弹出法律声明,如果你拥有能与正常人类匹敌的大脑,忽略即可。
进入软件,首先我建议按 Alt + O 进入设置,在 “行为” 选项卡中将 “样式” 修改为 “windowsvista”,这似乎是唯一一个好看的样式。

由于设置过多,此处就挑几个重要的说:
1. 额外添加 Tracker 到新的下载任务
Tracker,简而言之就是能让你和全球其他用户连接上的媒介,媒介越多、质量越好,能连接上的用户也就越多,下载速度就快。在设置的 “BitTorrent” 选项卡,滚动到底部有一个 “Automatically update public trackers list” 设置项,文本框默认填写着一个链接,直接使用即可——设置项前面的复选框打钩,然后点击文本框右侧的 Refetch 获取 Tracker 列表。

如果下载国内的 Torrent 资源,例如 NEXT, ITELLYOU 网站上的系统镜像,那一个由中国用户维护的 Tracker 列表可能会带来更好的下载体验。
这是 XIU2/TrackersListCollection:LINK,里面介绍了列表的使用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2. 高级设置
在设置的 “高级” 选项卡,有很多更高级的设置项,绝大多数的设置都不建议修改,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开启的功能:
解析用户主机名:启用后部分 IP 地址会被解析为对应域名
当 IP或端口更改时重新通知所有 Tracker:启用没坏处,有利于公网 IP 变化频繁的网络环境提高下载速度
下载 Tracker 的网站图标:启用没坏处
启用内置 Tracker、对内置 Tracker 启用端口转发:启用后 qBittorrent 内置 Tracker 也会参与搜寻用户,对速度提高有帮助
启用相连文件块下载模式:启用没坏处,可能对磁盘吞吐量有优化,下面是 qBittorrent 给出的解释:
when this is true, create an affinity for downloading 4 MiB extents of adjacent pieces. This is an attempt to achieve better disk I/O throughput by downloading larger extents of bytes, for torrents with small piece sizes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默认保存路径、预分配磁盘空间、下载上传限速等等功能,就请安装 qBittorrent 后自行探索了。
通过 Torrent 下载文件
1. 添加下载任务
关联 .torrent 文件(又称种子文件)是 qBittorrent 安装程序的默认选项,双击种子文件即可在 qBittorrent 中打开;如果是 magnet: 开头的链接(又称磁力链接),那么它是 Torrent 除文件外的另一种呈现形式,点击 qBittorrent 主界面工具栏上的 “添加 Torrent 链接”按钮,粘贴磁力链接,一样可以来到如下图所示的画面。

Torrent 管理模式:设为 “自动” 即遵循软件设置中的默认保存路径,设为 ”手动“ 则可以手动指定保存路径
Torrent 设置:没有更改设置的必要,如果有多个 Torrent 需要管理,可以使用 ”分类“ 和 ”标签“ 功能进行分组归类。
Torrent 信息:顾名思义,可以看到所选下载内容的总大小等一系列信息。
右侧面板:以树状图展示 Torrent 所保存的文件,可以自由选择下载哪些文件。
一切就绪以后,点击右下角的 ”确定“,即可开始下载
2. 下载中

qBittorrent 主界面底部状态栏有从左到右依次为:DHT 数量、连接状态、限速切换、下载速度 + 下载总量和上传速度 + 上传总量。
需要注意的是连接状态的小地球图标是否变绿代表 qBittorrent 是否获取到了公网 IP,通常情况下 qBittorrent 会通过路由器的 UPnP 功能配置相应端口转发,以便获取到公网 IP,与其他用户的连接效率最大化,但是在校园网等网络环境复杂(有多层 NAT 嵌套)的地方,往往无法获取公网 IP,此时小地球图标会变为黄色。
状态栏的上方的面板显示着一个下载任务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载进度、Tracker 工作状态和用户信息,并且在下载过程中也能在 ”内容“ 面板增删需要下载的文件。
3. 做种
当下载任务完成后,qBittorrent 会自动进入做种状态,为有需要的用户上传对应的文件(实际上在下载过程中上传也会进行)。
在此,我呼吁使用 Torrent 的各位,为了构建一个良性发展的去中心化下载网络,各位可以在空闲时间保持做种,贡献出自己的上传带宽,为更多人的下载提供帮助。
结语
反对迅雷,人人有责。
星际迷航:从辉煌到遗憾的时光之旅
星际迷航系列自诞生以来,一直是科幻影视领域的经典之作。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6年,这一系列以其独特的世界观、深刻的主题和精彩的故事,吸引了无数观众。然而,自2009年开尔文时间线出现后,星际迷航系列似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经典的星际迷航作品,同时探讨开尔文时间线之后的作品为何难以复刻经典。
继续阅读“星际迷航:从辉煌到遗憾的时光之旅”探索人性与医学的边界:《尼克病院》的魅力所在
在众多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尼克病院》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制作脱颖而出,成为无数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这部由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克里夫·欧文主演的美剧,以1900年的纽约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医生在尼克病院中面对生死、挑战极限的故事。
继续阅读“探索人性与医学的边界:《尼克病院》的魅力所在”探索未知的边界:推荐电视剧《The Twilight Zone》
在电视剧的浩瀚宇宙中,有一颗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星星,它就是《The Twilight Zone》(《阴阳魔界》、《迷离时空》)。这部电视剧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刻的内涵和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成为了科幻与奇幻题材的经典之作,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继续阅读“探索未知的边界:推荐电视剧《The Twilight Zone》”带上她的眼睛
原作者:刘慈欣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里。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间孤零零的白色小屋,那是为旅游者准备的一间小旅店,只有一个迟钝的老式机器人照看着旅店里的一切。
夜里我刚睡着,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睡眼蒙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我伸了个懒腰,对着夜空说:“你在太空中不也一样能看到月亮吗?喂,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1的《月光》。”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
“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
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了。很长时间后,我想起洗那些那次旅行时穿的衣服时,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颗草籽。同时,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虽然是无意识的,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
风吹到脸上时那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黄昏时站在天桥上,看着夜幕降临城市……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当这种变化发展到让我觉察出来时,我又想起了她。
也是无意识的,在闲暇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后来这些东西在我的意识中都隐去了,只有一样东西凸现出来,这就是那在她头顶上打转的失重的铅笔,不知为什么,一闭上眼睛,这支铅笔总在我的眼前飘浮。终于有一天,上班时我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一幅见过无数次的巨大壁画把我吸引住了,壁画上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那支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同壁画叠印在一起,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
我发疯似的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看着大屏幕。她在大屏幕上,还在那个封闭的控制舱中,穿着那件“太空服”,画面凝固着,是以前录下来的。“是为了她来的吧。”主任说,眼睛还看着屏幕。
“她到底在哪儿?!”我大声问。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一切都明白了,我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落日工程”是一系列的探险航行,它的航行程序同航天中心的其他航行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飞船不是飞向太空,而是潜入地球深处。
第一次太空飞行一个半世纪后,人类开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险,“落日”系列地航飞船就是这种探险的首次尝试。
我记得“落日一号”发射时的情景。那时正是深夜,吐鲁番盆地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如小太阳般的火球,当火球暗下来时,“落日一号”已潜入地层,只在潜入点留下了一个岩浆的小湖泊,发出耀眼的红光。那一夜,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震动。
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而地航飞船上的地航员们,只能从飞船上的全息后视电视中看到这样的情景: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瞬间充满了飞船通过的空间。飞船上方那巨量的地层物质在不断增厚,产生了一种地面上的人难以想象的压抑感。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但在飞船航行15小时40分钟时,警报出现了。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飞船显然误入了地核区域。“落日六号”立刻紧急转向,企图冲出这个危险区域。当飞船在远大于设计密度和设计压力的液态铁镍中转向时,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断裂,失去发动机的飞船在地层中失去了动力,“落日六号”在液态的地核物质中向地心沉下去。
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20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信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联系。在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仿佛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6000多公里深处,我看到了停泊在地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有《牧神午后》等。 ↩︎
项脊轩志
原作者:〔明代〕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新子系统上线!Monica!
今天!CaptB的新子系统——档案库借助于Monica成功上线了!
继续阅读“新子系统上线!M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