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wheel
请稍候。

【蓝弟弟的朋友圈吐槽】北科大材院迷幻操作三雄

1.强制集体自习​

咱也不知道“集体”和“自习”这俩矛盾的词是怎么凑到一块的

还不让去图书馆,合着图书馆里的人不在自习在打坐呗​​

2.偶数周周二早操

​美其名曰“培养早起习惯”,请问哪个习惯是靠隔14天做一次培养起来的​

夏天有早操我也不说什么,大冬天的6点多体感温度就三四度还上早操啊

到了那还得等人齐,齐了还得听上面的人哔哔半天讲规则,没结束前只能冻得跟孙子似的在那站着,有这功夫我跑跑步去不好吗

而且早操开始得比早餐还早,真他妈时间管理大师​​

3.校园跑​

强制弹窗看广告还不让hook的悦跑App暂且不提​我先意淫一个校园跑的由来:​

首先学校有很多活动,比如上面那个逆天早操或者千人跑啥的​

但是学生们的参与积极度不高​

这时候就有个大聪明一拍脑门想出来:

咱们搞个校园跑吧!​

每学期要跑够一定量,不然影响体育成绩甚至毕业

学生们肯定不喜欢跑步,一定会骂娘​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宣传说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就能抵扣校园跑里程​

学生们巴不得赶紧摆脱校园跑这完蛋玩意,就会争着抢着参加我们举办的活动,这样参与度不就上去了?

但是还是会有那种喜欢跑步的人,不指着抵扣就能校园跑拿满分

我们就可以限制校园跑的方式,不让去操场自由跑步,只能按照设定好的路线在人流中来回窜,继续恶心他们,这样所有人就都想参加活动抵扣跑步了!

​顺带一提,校园跑也可以帮助“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哦

既然可以养成习惯,为什么我参加个活动还抵扣跑步里程呢?阻碍我养成习惯?​

还好北科大没逆天到限制一周内最多跑步天数……

【蓝弟弟的朋友圈吐槽】重装系统十步走

  • 第一步:关闭用户帐户控制通知
  • ​第二步:干掉Windows Defender
  • 第三步:OTP安装MS365和对应许可证
  • 第四步:HEU KMS激活系统和Office
  • 第五步:登录微软账户
  • 第六步:进组策略关掉防火墙
  • 第七步:Dism++关掉其余所有安全选项
  • 第八步:干掉Microsoft Edge
  • ​第九步:安装Vivaldi
  • ​第十步:自带的没用UWP全卸载

恭喜!现在你得到了一个能让你用的下去的Win11

【蓝弟弟的朋友圈吐槽】给黑神话打满分比打60、80的都要抽象……​

都喷60分的评测个游戏怎么还把女权啥的考虑进去​

那100分的就客观了?

​一句话:现在《黑神话:悟空》呈现出来的发力方向就不是为了让玩家玩,而是为了观感和展示技术​​

阴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明暗对比大的场景,暗处往往就是一片死黑,拿去拍照截图当然会有不错的效果,可是如果玩的过程中连看都看不清楚,再好的光影又有什么用?难道这就叫沉浸感不成?​

除此之外,路线规划也暴露出来地图设计对美术设计的偏袒。游戏里的路线我个人认为还算明晰(比L4D2一堆绕来绕去的三方图好不少),我不需要琢磨半天该往哪里走,但是空气墙就有点烦人了。面对那些看似开放但是又“此路不通”的场景,游科选择了最直白的处理:放一堵空气墙。悬崖?空气墙;池水?空气墙;山体?还是空气墙。封闭的场景肯定能避免绝大多数空气墙的使用,而为了观感又自然要把场景做的越广阔越好,很显然游戏选择了后者。​

不过好的方面是,游科已经很努力在减轻空气墙对玩家的干扰了(例如悬崖边的止步动作)。但是当“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幻想和被空气墙硬生生阻挡的失落总是会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游戏呈现出的那种既有线性箱庭元素也带有开放世界色彩的奇怪感觉就会愈发强烈……​

总之,满分在我看来绝对是掺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的。按照百分制的话,我对PC版黑神话悟空的评分是85,卡在优秀线上。

​但是就现在PS5上的黑神话表现来看,尤其是结合之前索尼也放出过PS5的演示视频来看的话……​

如果游科不做点什么,可能就要奔着及格分去了

【蓝弟弟的朋友圈吐槽】推荐一款数码周边——磁吸线

你家里的设备充电接口繁杂不统一吗?
你懒得每次充电都要对准接口插线吗?
你想让充电口不积灰吗?
你想让自己的耳机、鼠标获得和无线充一样一碰即充的体验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话
那么我宣布
我目前用过体验最好的数码周边——磁吸线
绝对适合你!

注:目前市面上磁吸线主要有两种形式,线身正常接头磁吸和线身磁吸接头正常,这次介绍的磁吸线属于前者。顺便说一句我觉得后者是智商税

先简单过一遍这根线规格
供电:
PD2.0,20V=5A 100W Max
数据传输:
USB 2.0,480Mbps
接口:
非磁吸端 USB-A转接USB-C
磁吸端 USB-C Micro-USB Lightning三磁吸头可选

线身编制材质,带通电指示灯,做工一般,毕竟不是什么正规牌子,但是宣传的功能基本都实现了(除了说能挂住正在充电的东西,这么一圈磁铁就别指望吸住什么大件了,更何况一般情况下还有向下的加速度)

对于家里有各种小电器的人来说,一根磁吸线可以解决你充电得准备至少两根不同接口的线的问题,赏心悦目不少。大多数设备也不需要多快的充电功率,5V1A足矣,不需要刻意去找6A线或其它什么东西

非磁吸端的隐藏式C口设计算是个亮点,对于没有口的电脑很友好。虽然USB-A和线身的连接处看似弱不禁风,但实际用起来还行,不用力拔估计正常使用不会断

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下面列举几点:
1.价格。单磁吸头 ¥10,单1.8米线 ¥29,并且磁吸头是消耗品,触点会随时间氧化(尤其是插在手机上的磁吸头,如果有用手指托着磁吸头的习惯,那手汗会加剧氧化),造成安全风险;剧烈撞击也可能会把磁吸头摔开导致接口与主板脱落。因此,想要把所有设备都换成磁吸充电,没个几百块下不来。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花这个钱去给家里的小电器们置办一套充电装备的

2.泛用性。作为使用频次最高的可充电设备,手机并不适合磁吸头(当然你要是用的顶头18W充电外加USB2.0接口的老手机另当别论),现在的手机大多都需要私有协议才能实现最大功率充电,磁吸线显然不能满足;对于配备USB3.0及以上接口的手机而言,磁吸线的USB2.0也远不能满足高度传输的需求。况且磁吸连接并不稳定,如果是出门在外充电宝用磁吸线连手机,磁吸处很容易会被碰松导致断充

3.小毛病。不建议在铁屑较多的地方使用,你会知道清理那些吸附在磁吸线的凹槽里的铁屑清理起来有多难……触点也可能会脏污,导致充电时磁吸处发烫,不过温度不会高到点着东西,但是隐患也是有就是了,切记及时擦拭触点!

如果你和我一样觉得上面提到的三点都不是个事,那恭喜你,可以去搜索下单这个磁吸线了!最好提前算好自己需要多少磁吸头,线+头套装价格更划算

【蓝弟弟的朋友圈吐槽】1499块闲鱼捡漏的完美机况索尼Xperia 1 III使用报告

到手的时候是Flyme系统,花了几个小时研究刷机,成功刷回原厂系统并root

​骁龙888果然名不虚传,正常使用就有一股暖流“喷涌而出”,参考酷安内容找了最佳能耗比的模块刷入并稍微降低GPU电压,也算是有了一些优化

​对于一个没摸过170g以上手机的人,6.5英寸180g重的带鱼屏手机可不是那么容易适应的,慢慢磨合吧

刷回原厂之后陀螺仪驱动似乎有些问题,Xperia检测程序无法调用陀螺仪传感器,高德地图也无法显示朝向,但是自动旋转屏幕的功能正常,暂不清楚原因,等啥时候心血来潮了再看看

​4K 120Hz 10bit色深OLED屏,除了耗电有点高意外没啥缺点

​额外的两个按键——助理按键和相机按键均无法实现完美重映射,默认功能又有些累赘,估计也得用第三方ROM才可以解决了

虽然被索尼自己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后摄的成像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尤其是夜景模式严重的涂抹感

10Gbps支持OTG和视频输出的C口,外星科技3.5mm耳机孔一应俱全。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

SIM卡不支持热插拔有些遗憾,但是卡槽可以免工具打开,简直是为我这种俩手机一个卡的人量身定做的

​久仰索尼系统大名:莫名其妙杀掉绿色守护后台,无法正常安装的Play商店,时不时出现打不开软件的bug……

​总的来说,如果不折腾的话,大几千买一台Xperia1 III的体验无论从心理还是物理上都不会太好。但是如果是1000多块嘛……我大可以自适应!

【蓝弟弟的文章回访 | 20250207】

本文介绍的 Xperia 1 III 成为了目前为止我在闲鱼买的感觉最亏的东西

【蓝弟弟的朋友圈吐槽】2024,开始新的生活吧

2024,
​英特尔继续打磨刚出不久的酷睿Ultra
​英伟达一上来就端出减量不减价的4090D恶心人
​AMD的Zen5架构稳步推进
微软的Windows 12有望在这一年推出
谷歌的Pixel 9继续用着自己那颗破Tensor
​高通的骁龙8Gen4在自研架构的基础上越走越远
​联发科的天玑9400和3nm工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苹果的A18能否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摩尔线程48GB显存的MTT S4000会在几乎被国外垄断的加速卡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吗

只能说明天未可知……
如果用2077里的塔罗牌来概括一下的话
那我会选这两张:
皇帝(P1)
战车(P2)
2024,既有如皇帝般高高在上,手握权力不思进取
2024,也有人不惧失控的风险,化身战车一往无前

最后,引用庾信《哀江南赋》里的一句话:
“​日穷于纪,岁将复始。逼切危虑,端忧暮齿。”
当然,我不是想渲染悲伤的气氛……
即使年底依然在为各种琐事而烦恼
​但是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那就忘掉过去所有的不快,开始新的生活吧

【蓝弟弟的朋友圈吐槽】无题

为了给耳机买延长线,临睡觉开始补习3.5mm接口的各种知识
​现在终于了解一二:
众所周知,双插头耳机的两根3.5mm线分别是音频输出和麦克风输入,通常用绿色和粉色表示。
但是,二者长的虽然一样(均是三节接口,即TRS),可由于麦克风音频输入时电流较小,音频输出电流大,所以这两根线抗阻不同,不能混插,必须和机箱上的母口一一对应。
​然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3.5mm延长线都是带麦克风和线控功能的四节接口(即TRRS),由于多了一个环传输麦克风数据,它和三节接口不能通用。
​剩下绝大部分的TRS延长线,也都是音频输出的延长线,前面我们说到音频输出和输入的线也不能混用,也就是这类线只能用于延长“绿色”,对于粉色的麦克风输入线则无计可施,所以自然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上面这些知识虽然依旧浅薄,但是对于我排除不合适的选项,找到自己心仪的延长线,还是够用了~(如图)
又想到妈经常说的话:“你要是能把研究这些玩意的精力拿出一半放在学习上,啥大学不都能随便去了。”

【蓝弟弟的朋友圈吐槽】真的不再需要刷机了……吗?

https://mp.weixin.qq.com/s/TiEqG6gHORLwGoCWFpUb9g

硬件和底层系统越来越稳定,功能越来越丰富,看似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软件体验并没有一同提升……
也许刷机已经成为时代弃子,但是仍有一件事不能忽视,一件刷机前必须的准备工作——解锁BL

美其名曰为了安全,
​还不是因为:
​“我们为XX手机内置的服务,他一刷我们不什么都没有了吗?”
不把你留住,怎么让你用我的服务?
不把你留住,怎么让你看我的广告?

​在我看来,真正做安卓手机就一加、真我、谷歌、三星和索尼那么几个,
只有他们提供官方工具让用户解锁BL。
你问我华为是啥?荣耀是啥?其它安卓厂商是啥?
三个字,
智商税。
​BL不让解,Root获取不了,跟买个Windows笔电结果后盖焊死并且C盘不让访问有啥区别?
​换句话说,买个手机自己却不能完全掌控,
​这不是智商税是什么?